1. 搬屋
2. 敏晴小學的選擇
選擇小一這個經歷必須記錄下來,因為敏晴長大後很可能會問:「爸爸、媽媽為何不幫好好鋪路?為何不幫我選 XXX,XXX or St. XXX等學校?」又或者會問:「為何不讓我參加小一派位,享受政府的免費教育,省下來的錢留待我長大用?」 這一篇Blog便可解答這些疑問和因妳而寫的。
兩歲的Nursery, 在一問收費頗貴的私校讀,雖然妳的性格還未顯露,但老師的評語是Clever & Outgoing (可能每個小朋友的評話都一樣),但有時排隊接放學時,認識很多幼稚園的知識。而我一直有一個簡單的想法,就是要找一家K.1 沒有功課,不會令小朋友太早執筆,不太遠和不用黙書而有愛心的幼稚園。
K1開始便轉到這家有學劵,出名淺和有愛心的幼稚園。
K1老師的評語是表達能力強,內省方面要注重一點,芭蕾舞班的老師跟我說妳還不喜歡跟着做所有動作,需要氹。
坊間的家長K1開始便幫小朋友儲Cert.,學很多興趣班。最後我們只選擇了在K1下學期開始帶妳上英文班。返了三個月的芭蕾舞班,因妳的專注力沒有改善而停了。
在K1的暑假,看了一篇文章,是有位出名的小學的校長所寫的,其中一句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,不要時常問小朋友今天學了什麼?做什麼?家長應問問自己可以為小朋友做什麼?就是這樣,我在妳K2的時候便參加了學校家教會當上家長理事。
希望 -
1.更積極參與妳幼稚園活動
2.以身作則做義工
3.若然妳在幼稚園直屬小學的面試不濟,我仍可幫妳保底。
K2開學的第三天,老師點完妳的名,到其他同學點時,妳便跟其他同學傾偈;老師請妳不要傾偈,妳竟回答說:「我唔係傾偈,我只係關心同學啫。」在十一月家長會,老師一開始便跟我說妳不適合傳統的學校。我再問身邊的親友及其他家長,他們也感覺妳比較多主意,又坐得不定;傳統學校不大適合,而我又不大喜歡有精英班制度的學校。就是這樣,我們便放棄了在34、41學網租兩年屋的計劃。雖然,6 - 12年的免費教育,足夠彌補這兩年的租。
K1,K2的這兩年,在妳的班裏認識了好幾位家長,也幫忙攪了幾個聚會和活動等。在家教會內,認識了幾個很熱心的家長,他們的知識和意見加上朋友們的意見,在妳K2的時候就選定了10家開心而非傳統的小學。每一家也參加了簡介會。其實只有6家是真正想讀的其餘3.4間是大後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